12年,传统村庄变AI社区
2023-07-24 10:01:00  来源:扬子晚报  作者:沈春宁 马燕 王灿 陈金刚 朱信智 范晓林  
1
听新闻

卜湖社区屋舍俨然,道路整洁

“‘青砖黛瓦八景墙,回廊挂落花格窗。亭台水榭问卜山,欣然规往是城厢。’这首诗描写的就是我们社区的美景。”宿迁市泗阳县城厢街道卜湖社区党支部书记、居委会主任袁亮自豪地说。紧邻成子湖旅游公路和航道的卜湖社区,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,708户村民实现整村搬迁,集中居住,村民变居民。今年7月,卜湖新型社区被命名为“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”。依托周围“三园一区”的“十分钟就业圈”优势,卜湖社区居民“宜工则工、宜农则农、宜游则游、宜副则副”,实现增收致富。

1.社区“颜值”与“幸福值”双提升

“与普通社区不同的是,卜湖是一个新型农村社区,由零散村庄进行整村搬迁,并且集中居住,同时拥有方便群众的休闲场所。”今年48岁的袁亮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93年至2004年参军入伍。2014年,他来到基层工作,亲眼见证了卜湖社区的巨变。

过去,卜湖社区等成子湖附近的一些区域,遇到汛期经常积水,加上特殊的土质,农民出行是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,农产品也销不出去,以至于长期发展缓慢。

“我们卜湖社区是从2011年起分三期建设而成。2019年8月,城厢街道启动对卜湖社区的改造提升工作。”袁亮介绍,按照城厢街道提出的“一次规划,全面改造”原则,卜湖社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。青瓦白墙为底色,围墙巷弄为雕饰,景观绿化为衬托,配套水景公园、健身广场、百姓礼堂……升级改造后的卜湖社区道路整洁,河水清澈,绿树成荫。

村庄变美了,居民的心里也亮堂了。卜湖社区居民程丽丽每天早上都会与姐妹们一起跳个广场舞,然后到位于社区的福亿家水饺厂上班。这美滋滋的日子,让城里人都羡慕不已。她对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说:“现在是农村美、农民乐!我们不管是散步、跳广场舞,心情都特别好!”

盛夏时节,草木葱茏。路在绿中,人在景中。卜湖社区的“颜值”与“幸福值”双提升,成为泗阳县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。2023年7月,卜湖新型社区被命名为“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”。

2.“十分钟距离”实现家门口就业

袁亮介绍,卜湖社区充分发挥位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、国家农业科技园、吴江(泗阳)工业园和省级成子湖旅游度假区“三园一区”附近的“十分钟就业圈”优势,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,引导社区居民“宜工则工、宜农则农、宜游则游、宜副则副”,实现充分就业和创业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。

“每月能赚四千块钱,又能顾家又有收入,日子过得很幸福!”陈晓锦是“宜工则工”的代表。3年前她到园区的江苏崇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“崇润菇业”)上班。7月的一个傍晚,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跟她一起体验了下班之路,骑电动车七八分钟到家,晚霞映衬,凉风习习,十分惬意。

以前在泗阳县等地打零工的王永是“宜农则农”的代表。“那时一年只能赚四五万元。”卜湖建成新型农村社区后,他回来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和小麦,现在一年能赚十来万块钱。“农忙时我还请五六个人帮忙,带动大家一起增收致富。”

身着红衣、笑容可掬的李志霞是“宜游则游”的代表。她以前在外面做体力活,身体越来越吃不消,这两年到成子湖度假区做点小生意。“骑电动车六分钟就到了。一年总共做不到一百天,能挣万把块钱,家里吃吃用用足够了,身体也比以前好多了。”

陈祥是“宜副则副”的代表。他以前在深圳做小生意,七八年前回到卜湖做代加工,主要生产厨卫置物架等物品。“每年收入有十几万。平时要请十几个人来帮忙,他们都是60岁以上的卜湖社区居民,每人每月能有2000多块钱的额外收入。”

“结合公共空间治理工作,将土地化零为整,小田变大田。”袁亮介绍,通过“土地流转有租金,劳动务工有薪金,保底分红有股金”的方式,卜湖社区带动居民拓宽增收渠道,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1.58万元提高到2022年2.8万元,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18万元增长到2022年72.32万元。

3.AI智能平台赋能和美社区

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,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要跟上。为顺应集中居住带来的新变化,卜湖社区在数字化治理方面开始了试点探索。

卜湖社区网格员刘晨是一名“00后”,去年大学毕业后来到社区。对这份基层工作,他充满了热爱。“我们社区共有112个AI智能监控摄像头,能全方位无死角地看到整个社区的环境,对乱丢乱抛等情况会有智能语音提醒,并且第一时间把信息发送到网格员的手机上。网格员就可以及时去督促整改,保证社区干净整洁。”

袁亮介绍,卜湖社区还配备了“无感化”特殊人群AI智能预警关爱平台,针对独居老人和残疾人群体常见的风险场景,配备一键呼叫可视对讲、智能水表、燃气报警、防走失手环等搭载物联网芯片的带“芯”装置,实时进行研判和预警。社区还实行了网格“摇铃式”垃圾分类收集和积分管理“12345”工作法,实现垃圾收集全覆盖。

为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美丽村庄建设,卜湖社区定期评选“五美庭院”“最美菜园”。今年3月份获奖的朱巧玲告诉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,“五美庭院”“最美菜园”每次各评选十户,大家都竞相参评。“我家的菜园里种了西红柿、豆角、茄子,打理得整齐,院子里也打扫得干净。”

4.泗阳万余人被带动就业增收

促进当地居民增收致富,泗阳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园区内的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华绿生物”)已在A股上市。华绿生物人事经理万红林介绍,公司吸纳了26名卜湖社区居民就业,平均每人的工资收入约为6万元/年。

江苏友康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江苏友康”)负责人在园区还开办了崇润菇业。两家公司的人事经理徐冬雪介绍,两家公司在卜湖社区招聘了65人,占公司总人数的12%。“主要是一线包装工,每年的工资收入为4万元到6万元。”徐冬雪说,公司还在扩大生产规模,会继续吸纳当地居民就业。

“园区共带动城厢街道约3000人就业,年人均增收约4万元。”泗阳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办公室主任孙竹文介绍,园区有工厂化食用菌和食品加工两个主导产业。通过主导产业企业吸纳务工,以及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土地流转,园区积极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。农业银行、泗阳农商行也对主导产业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专项贷款支持,促进企业发展,带动就业增收。未来,园区还将进一步吸纳务工。

泗阳县发改局党委书记、局长陈小勇介绍,近年来,泗阳县紧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,充分放大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带动效应,加快构建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格局。泗阳县工厂化食用菌、速冻食品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,联农带农作用明显,直接带动1万余人实现就业增收。下一步,泗阳县将继续强化融合主体培育,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奋力续写产业融合发展新篇章。

记者手记:数字化“智治”进乡村,高质量生活迎面来

在卜湖社区采访时,这里的烟火气和数字化“智治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AI智能预警关爱平台一目了然,“四宜”就业者安心外出,社区篮球场上阳光少年你追我赶,水景公园旁老人一边纳凉一边观看演出……这一幕幕成为夏日里动人的幸福图景。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陶渊明笔下描写的场景,如今成为卜湖社区老人、孩子幸福生活的写照。

卜湖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,得益于政府主管部门规划先行,得益于基层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,得益于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,也得益于数字乡村治理工程试点。

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,也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。卜湖社区的数字化“智治”插上了科技“翅膀”,能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,促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标签:传统村庄;AI社区
责编:颜霏

视频访谈
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