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随着重磅政策接连出台,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反馈。相关新政释放出怎样的信号?现在能不能出手买房?各界对这些问题高度关注。
回答这些问题,不妨从房地产市场发展历史中梳理线索。此前,房价总体持续走高,房屋的金融属性逐渐掩盖其本身的居住价值,有的地方过度依赖土地财政,有的房企忽略经营风险激进拿地,一些投资者加杠杆炒房推波助澜。高房价挫伤了百姓的幸福感,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,影响楼市健康发展。
随着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,“房价只涨不跌”的错误思维不攻自破。从居住价值的角度来看,任何极端的、非此即彼的言论,都还是在把房子当金融产品看待,而这本身就与产业发展规律相悖。房价何时回归理性,应交由市场判断,而焦虑情绪只会导致价格过度波动,抑制正常购房需求,打乱人们置业节奏,影响市场效率。楼市期待明确的交易信号,以释放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,避免市场陷入流动性停滞。
近期一系列楼市新政,兼顾保交楼、去库存与民生改善,释放了鼓励楼市企稳的信号,其重要意义在于让楼市回归理性,从而提供合理预期,进一步拉动内需,刺激消费。市场出现回暖迹象,其本质是累积需求的集中释放,在经历较大幅度的房价回撤后,稳住楼市成为兼顾各方利益的选择。
对广大购房者而言,把楼市放到扩大内需的视角下观察,就更容易对出手时机作出合理的判断。房价可以调整,但房地产交易量不应遇冷。一方面,保交房的主体是企业,楼市活跃才能减轻企业经营压力,降低违约风险。另一方面,房地产关联上下游众多产业,其本身就是内需重要组成部分,不能让观望情绪影响正常交易。楼市之稳,对内需之进、消费之旺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从内需角度看楼市,预期与判断就有了科学依据。
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,房地产市场的正常有序,都是释放内需、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。围绕真实需求,政府还应多措并举,盘活存量房和租房市场。稳住楼市,稳住预期,稳住交易,以稳定、健康为前提,房地产产业才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不断满足人们对优质住房的需求,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活力。 (袁 媛)